上半年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
时间:2024-08-01 来源: 太原市统计局 字号:[ 大 中 小 ]
一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
上半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2462.79亿元,增长1.6%,比一季度加快0.6个百分点。
从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8.20亿元,增长2.8%,拉动GDP增长0.02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952.95亿元,增长1.7%,拉动GDP增长0.61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(服务业)增加值1491.64亿元,增长1.5%,拉动GDP增长0.97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:0.7%、38.7%、60.6%。
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4.8%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18.55亿元,增长3.0%;占比19.1%的金融业增加值285.24亿元,增长1.0%;占比14.1%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10.39亿元,增长10.1%。
二、农业生产形势平稳
上半年,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4.73亿元,增长3.0%。其中:农业产值13.10亿元,增长5.3%;林业产值10.35亿元,增长0.3%;牧业产值8.58亿元,增长3.6%;渔业产值0.29亿元,下降16.6%;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.41亿元,增长4.7%。
三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
(一)总体运行情况
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5%,比前5个月回升0.9个百分点。
从三大门类看,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.9%,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9.2%;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.3%,占比为29.1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.0%,占比为11.7%。
从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0.4%;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0.8%。
(二)主要运行特点
1、非传统产业平稳增长
上半年,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.3%;增长2.1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9个百分点。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4.7%;下降0.6%,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.4个百分点。
2、非煤工业保持增长
上半年,非煤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.7%;增长1.1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8个百分点。
3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增加
上半年,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.3%,比上年同期提高5.2个百分点;增长1.2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4个百分点。其中:生物产业增加值增长29.9%;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.4%;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.9%。
4、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
上半年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.0%;增长7.6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3个百分点。其中,通信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.5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3个百分点。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.4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4个百分点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.7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1个百分点。
5、炼焦行业增速加快
上半年,炼焦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.4%;增长10.5%,比前5个月加快1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7个百分点。
6、高技术制造业两位数增长
上半年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.3%;增长16.5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6个百分点。
7、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保持稳定增势
上半年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.9%;增长5.4%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3个百分点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
(一)总体运行情况
上半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.9%,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0.4个百分点。
从三次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4.0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.2%;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.1%。
从隶属关系看,央属项目投资下降25.5%;地方项目投资增长8.6%;其他项目投资下降6.1%。
从经济类型看,国有投资下降7.9%;非国有投资增长6.0%。
(二)主要运行特点
1、工业投资快速增长
上半年,全市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6.6%,比上年同期提高6.9个百分点;增长31.2%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.1个百分点。
从主要行业看,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8.4%;增长32.7%。采矿业投资占比为2.0%;下降9.3%。电力、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占比为19.6%;增长31.1%。
从产业类型看,非传统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7.8%;增长34.7%。传统产业投资占比为22.2%;增长20.3%。
2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增长
上半年,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0.0%,比上年同期提高3.0个百分点;增长5.1%;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.9个百分点。
3、民间投资由负转正
上半年,全市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7.3%,比上年同期提高2.7个百分点;增长4.6%,比前5个月回升6.1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.6个百分点。
五、市场消费略有增长
(一)总体运行情况
上半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.56亿元,增长1.1%。
(二)主要运行特点
1、粮油、食品类消费持续增长
上半年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7.5%的粮油、食品类商品零售额96.81亿元,增长13.4%,比前5个月加快1.2个百分点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.1个百分点。
2、新能源汽车消费较快增长
上半年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9.5%的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52.79亿元,增长16.2%,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3个百分点。
3、通讯器材消费增速较快
上半年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4.0%的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22.41亿元;增长25.9%,比前5个月加快0.7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8个百分点。6月当月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5.06亿元;增长28.2%,拉动当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1个百分点。
4、石油类商品销售增势稳定
上半年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7.6%的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42.34亿元,增长5.4%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.4个百分点。
六、旅游市场发展稳定
上半年,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696.42万人次,实现门票总收入1.93亿元,旅游经营收入2.66亿元。其中,6月当月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105.15万人次,实现门票总收入3324.20万元,旅游经营收入4908.34万元。
七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扩大
上半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.87亿元,下降5.4%,降幅比前5个月扩大2.4个百分点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4.19亿元,下降10.9%,降幅比前5个月扩大1.7个百分点。
从级次看,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.86亿元,增长2.7%;县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.01亿元,下降11.8%。
从收入构成看,税收收入165.43亿元,下降10.0%。其中,增值税下降19.9%,企业所得税下降0.7%,个人所得税下降12.4%,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18.3%,房产税增长21.8%,土地增值税增长29.5%,契税下降38.1%。非税收入41.44亿元,增长19.1%。
八、居民消费价格下降
上半年,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(CPI)下降0.1%,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0.1个百分点。其中:6月当月,CPI增长0.3%,比5月当月加快0.3个百分点。
八大类消费价格“五升三降”。上涨的有:衣着类上涨5.0%,居住类上涨1.0%,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.2%,医疗保健类上涨0.9%,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.5%。下降的有:食品烟酒类下降2.3%,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.8%,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1.2%。
九、其他要素指标
(一)工业用电量增速加快
上半年,全市用电量172.80亿千瓦时,增长6.7%,比前5个月加快0.6个百分点。
第一产业用电量0.58亿千瓦时,增长12.7%。第二产业用电量97.30亿千瓦时,增长2.4%,其中,工业用电量94.16亿千瓦时,增长2.7%,比前5个月加快1.0个百分点;建筑业用电量3.22亿千瓦时,下降3.5%。第三产业用电量44.28亿千瓦时,增长15.7%。居民生活用电量30.64亿千瓦时,增长8.6%。
(二)人民币贷款余额小幅加快
截止6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9584.30亿元,比年初(1月1日)增加555.54亿元,增长2.9%,和前5个月持平。人民币贷款余额20404.61亿元,比年初(1月1日)增加982.32亿元,增长5.1%,比前5个月加快0.8个百分点。
(三)铁路货运量增速加快
上半年,太原地区铁路货运量2233.8万吨,增长4.0%,比前5个月加快0.8个百分点。
总体来看,上半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,经济运行呈现稳步恢复的局面。下一步,要把贯彻好落实好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,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,结合我市实际,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,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,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进一步深化改革各项部署在太原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