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一季度太原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稿
时间:2025-05-10 来源: 太原市统计局 字号:[ 大 中 小 ]
太 原 市 统 计 局
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
2025年5月10日
一季度,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上下深入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“正视形势之难、抓住落实之要、干出超常之为”为抓手,上下一心、攻坚克难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,民生事业稳步推进,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起步、回升向好态势,实现良好开局。
一是经济总体运行平稳,财政收支总体平稳
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一季度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(GDP)1191.98亿元,增长3.5%,比上年全年加快2.3个百分点,为连续5个季度最高累计增速。
三次产业同步增长。第一产业增加值6.48亿元,增长4.9%,拉动GDP增长0.03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313.70亿元,增长1.2%,拉动GDP增长0.33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(服务业)增加值871.80亿元,增长4.2%,拉动GDP增长3.14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:0.5%、26.3%、73.2%。
财政收支总体平稳。一季度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.84亿元,增长3.6%,比上年全年回升5.6个百分点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.10亿元,增长23.1%,比上年全年回升27.3个百分点;其中用于民生类支出的节能环保、教育、卫生健康、社会保障和就业分别增长60.6%、34.9%、19.0%、7.4%。
二是工业经济持续回暖,非煤工业拉动明显
一季度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1%,比上年全年加快4.9个百分点,为连续8个季度最高累计增速。
非传统和传统产业同向发力。一季度,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5.2%;增长6.2%,比上年全年回升7.0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.2个百分点。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.8%;增长3.9%,比上年全年加快2.9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9个百分点。
非煤工业拉动作用明显。一季度,非煤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.2%;增长6.9%,比上年全年加快6.3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0个百分点。
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。一季度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.3%;增长5.4%,比上年全年回升6.3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2个百分点。其中,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.3%,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.6%,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.2%,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.3%。
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,民间投资较快增长
一季度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.1%,比上年全年加快6.6个百分点,为连续12个季度最高累计增速。
工业投资持续发力。一季度,全市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2.6%;增长8.9%,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.0个百分点。其中,非传统产业投资增长17.2%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82.0%。
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回升较快。一季度,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9.8%;增长24.6%,比上年全年回升44.5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.2个百分点。
民间投资较快增长。一季度,全市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3.8%;增长45.5%,比上年全年加快36.6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.7个百分点,拉动作用比上年全年增强11.8个百分点。
四是消费市场潜力释放,以旧换新相关产品较快增长
一季度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.09亿元,增长5.4%,比上年全年加快3.6个百分点,为连续5个季度最高累计增速。其中,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10.20亿元,增长6.5%,比上年全年回升6.9个百分点。
消费品“以旧换新”政策继续显效。一季度,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3.8%,比上年全年加快43.1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.1个百分点;其中,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8.1%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1.0%,比上年全年加快28.2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4个百分点;其中,智能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4.4%。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10.4%,比上年全年加快100.6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0个百分点。
粮油、食品类消费稳定增长。一季度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8.7%的粮油、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.3%,比上年全年加快0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2个百分点。
互联网零售大幅增长。一季度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6.4%的互联网商品零售额增长32.1%,比上年全年回升34.3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.5个百分点。
五是新质生产力较快发展,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
从投资端看,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见效。一季度,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5.4%,比上年同期提高10.0个百分点;增长204.5%,比上年全年加快178.8个百分点;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.1个百分点。
从生产端看,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,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12.7%,生物产业增长38.8%,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31.7%。
从服务业看,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.3%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.5%,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.4%。1-2月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.9%。
六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,生态环境不断改善
居民收入稳定增长。一季度,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49元,增长4.7%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3元,增长4.6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5元,增长5.1%。
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。一季度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.2%。其中,食品价格上涨0.7%,非食品价格持平;消费品价格上涨0.6%,服务价格下降0.5%。
空气质量稳中向好。一季度,全市优良天数70天,同比增加8天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.60,在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较上年同期前移30位。六项污染物浓度“四降一平一升”,其中,PM2.5浓度下降22.0%,PM10浓度下降17.3%,NO2浓度下降14.6%,CO浓度下降18.8%,O3浓度持平,SO2浓度上升7.1%。
总体来看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抓紧、抓早、抓好各项经济工作,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,一季度全市经济稳中有进、实现良好开局。下一步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持续扩大市场有效需求,挖存量、拓增量,夯实经济回升基础,强化创新引领,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,激发市场活力,全力推动经济稳中提质、向上向好。